欢迎来到硕实金属官方网站!

阿里巴巴

永成美筑

廊坊硕实金属-实体加工厂家集研发、生产、销售于一体的建筑金属围护系统专业服务商----高品质的选择
销售咨询:
15630651268

大家都在搜索:  c型钢   z型钢   几字檩  

镀锌防火铁皮的详细介绍

返回列表 来源:硕实金属 浏览:87 发布日期:2025 年 11 月 6 日

一、材料本质与核心特性

镀锌防火铁皮是以低碳钢或高强度钢为基材,通过热浸镀锌、电镀锌或锌铝镁复合镀层工艺形成防护层,再配合防火涂层构成的复合功能材料。其核心特性体现在双重防护机制:
  1. 防腐防护:锌层通过电化学作用隔绝氧气与水分,常规锌层厚度 5-20μm,重腐蚀环境可达 50-150μm,盐雾耐受能力超 1000 小时;锌铝镁复合镀层可使耐蚀性提升 3-5 倍,特别适用于高湿度工业环境。
  1. 结构强度:基材屈服强度 250-550MPa,镀锌后仍保持优异抗拉抗压性能,配合合理厚度设计(0.5-2.0mm 以上),承重能力可覆盖 300-1500kg/m² 范围,满足从吊顶到承重结构的多样化需求。
  1. 复合防火:通过与膨胀型或厚型防火涂料协同作用,形成 “刚性基底 + 柔性防护” 结构,膨胀型涂料遇火可形成 50-100 倍厚度的碳化层,厚型涂料则烧结成陶瓷状硬壳,实现 2-3 小时耐火极限。

二、防火原理与技术机制

镀锌防火铁皮的防火性能源于材料协同作用与科学设计:
  1. 热阻滞系统:防火涂层(导热系数 0.1-0.3W/(m・K))与镀锌层(导热系数 110W/(m・K))形成梯度热障,将钢构件升温速率控制在 5℃/min 以下,延缓其达到 538℃临界温度的时间。
  1. 双重保护机制:物理阻隔方面,涂层碳化层或陶瓷硬壳阻挡火焰直接接触钢材;化学作用上,膨胀型涂料中的聚磷酸铵成分分解吸热,降低火焰能量传递。
  1. 结构稳定性维持:钢材熔点约 1500℃,远高于常规火灾温度(800-1000℃),镀锌层在高温下形成的氧化膜可减少钢材氧化速率,配合合理安装工艺,避免热膨胀(膨胀系数 11×10⁻⁶/℃)导致的扭曲失效。

三、关键技术标准与参数规范

(一)国际国内标准体系

标准类别
核心规范
关键指标
国际标准
ISO 1461、EN 10346
热镀锌层厚度 45-300μm,建筑用最低 70μm
美标体系
ASTM A653、A792
G90 级(锌层重量≥275g/m²)适用于消防关键部位
国内标准
GB/T 13912-2020、GB 14907-2018
分 80/120/275g/m² 三级,耐火等级 0.5-3.0h
特殊规范
CECS 200:2006、MIL-STD-810G
地铁用需通过 500 次热震循环,军用需 500 小时盐雾无红锈

(二)厚度与性能量化关系

  • 0.5mm 板材:耐火时间 30 分钟,适用于轻型防火隔墙、吊顶系统
  • 1.2mm 板材:耐火时间 90 分钟,锌层厚度≥80μm,用于普通建筑防火分区
  • 2.0mm 以上板材:配合岩棉填充可实现 120 分钟以上耐火极限,需符合 G90 标准

四、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

(一)核心施工流程

  1. 材料进场检验:锌层厚度采用磁性测厚仪检测,每批次抽查 5%,单点厚度不低于标准值 85%;表面无裂纹、起皮,划痕深度≤锌层厚度 1/3。
  1. 加工制作:数控切割精度 ±0.5mm,咬口宽度≥7mm,1.0mm 以上板材折边分 2-3 次完成;焊接前去除焊缝两侧 10mm 锌层,焊后喷涂锌含量≥95% 的冷喷锌剂。
  1. 安装连接:机械固定采用 ST5.5-6.3 系列自攻螺钉,间距≤300mm,扭矩 15-18N・m;接缝采用丁基胶带 + 硅酮密封胶双重防护,胶缝宽度为板材厚度 1.5-2 倍。
  1. 特殊部位处理:阴阳角采用专用转角件,内角半径≥50mm;设备穿板处填充防火密封胶,外侧加装防水托盘。

(二)质量验收标准

  • 主控项目:板材厚度偏差 ±0.05mm,锌层附着力划格试验脱落面积≤5%,焊缝抗拉强度≥母材 80%
  • 一般项目:表面平整度≤3mm/2m,接缝直线度≤4mm/5m,排水坡度≥2%(屋面)

五、典型应用场景与行业价值

  1. 建筑领域:高层建筑防火分区、钢结构防火包覆、消防排烟风管(G90 级)、地铁站吊顶与隔墙,按 GB 50016-2014 要求,钢柱需达 3.0h 耐火极限
  1. 工业领域:石化厂房设备防护壳、通风管道、重腐蚀环境建筑围护,符合 GB 51283-2020 耐化学腐蚀要求
  1. 特殊场景:船舶隔舱、新能源汽车车身部件、军用设施防护,兼具防火、防腐与轻量化优势
  1. 市场需求:建筑行业为主要消费市场,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增速显著,环保合规(VOC≤100g/L)成为选型关键指标

六、技术发展趋势与未来方向

  1. 材料创新:锌铝镁复合镀层、纳米陶瓷涂层等新型表面处理技术普及,进一步提升耐候性与防火协同效果
  1. 工艺升级:智能数控加工与模块化安装结合,缩短施工周期,降低人为误差
  1. 标准完善:环保与防火性能一体化标准逐步建立,推动低碳生产工艺(如无铬钝化)应用
  1. 功能拓展:兼具防火、防腐、隔音、节能的复合板材开发,满足绿色建筑多维度需求
上一篇: 下一篇:没有了

注意事项

【本文标签】:
【责任编辑】:硕实金属版权所有:转载请注明出处